办公系统 |  联系我们

学生工作处
 

首页

 
 
 学工要闻 
 通知公告 
 学院动态 
 政策规章 
 安全稳定 
 队伍建设 
 学子风采 
 学工周报 
 
  学工要闻    

乘风破浪的建院学子——我校学子在第四届“天华杯”ART&TECH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获奖多项

2020年07月22日 18:10  点击:[]

近日,第四届“天华杯”ART&TECH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圆满结束,我校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获奖多项。

“天华杯”ART&TECH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由华中科技大学举办,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全国35余所建筑院校协办,《新建筑》杂志社特别支持,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赞助,大赛举办已有十六年,现已正式成为一个专业的全国性建筑设计竞赛。本次大赛的主题是身体与空间,参赛团队从众多积累的设计手法中再次找回对身体与空间关系的敏锐感觉,在抽象的设计中从人本角度寻找空间的真谛,并通过参与此次竞赛找回因学习专业知识而丢掉的“某种东西”。

由解旭东、耿雪川指导,建筑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刘学奎、宋昊明、慕璟云同学提交的作品《旧垣-光-隐》荣获一等奖,作品将视线聚焦在广州西关地区的竹筒屋上,从19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用地紧张,建筑向社会经济妥协,出现了很多以牺牲建筑空间为代价的的居住形式。所关注的广州“竹筒屋”是19世纪广州高速发展产生一种的建筑形式。虽然竹筒屋是具有岭南特色的民居建筑,有很多的优点,但竹筒屋现在的居住条件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空间需求。拒绝做竹筒屋的剪影人,将人的个性与差异作为蓝图,加入光的元素,打开竹筒屋给人的束缚,他们的生活将是设计的蓝本,听风、赏雨、静坐、闲谈,在有限的狭小空间内,追求空间的原真性,设计身体与空间的故事。作品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六类人,从中具体分析了六个人,他们的生活规律、行为模式和身体的不同需求,精心考量并设计每个人的私密空间和他们的公共空间。同时设计了三种光井,以光为线索,通过光井,将每个人的生活串联在一起,巧妙的设计了竹筒屋内夹缝空间下的趣味生活。

由程然指导,建筑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周子恒、陈得豪、郭元清提交的的作品《追逐身体的空间——城市中的游牧民族》荣获优秀奖。此方案总体分为个性和共性两个部分。个性空间是一个个胶囊,通过赋予个性空间车的属性,使空间可以移动。每个人的心理是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将以人的意志改变空间所处环境氛围,从而改变体验。个性空间内部可变式模数空间会因需求而变化,最终形成理想空间。共性空间根据社区使用者的需求安排相应的功能。通过借鉴重庆当地吊脚楼堆叠搭建的方式来处理私人空间与共性空间的整体关系。

由程然、刘海萍指导,建筑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薛丹、杨紫茵、潘柏言、周嘉慧提交的作品《互生》荣获优秀奖。该作品的概念讲述六个几米笔下的人物,没有所谓的实体,却可以被赋予存在的意义。这是六个性别、年龄、职业、行为、性格不尽相同的人物,这是注重公共空间的住所,灵魂真正得以放松的栖息之所,每个人的性格能力各不相同,但所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和能力都可以更好的服务空间,为空间创造更多可能,融合六人“自我”的空间再反哺居住者,至此形成生生不息的闭环。像拓扑变换中本不遇见得两点,交错时空在莫比乌斯里重合。

此赛事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开放性思维和协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多年来,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致力于引导学生作品从竞赛主题出发,利用建筑语言传递场所精神,映射城市的历史文脉,学院学生在各大竞赛中多次获奖,充分展现出学院的优良学风和师生水平,对学院的实力提升和形象建设具有推进作用。

(版面编辑:郭家旺;撰稿:李皓苒、王浩;审核:高江)

 

关闭

      友情链接 > 学校官网       团委       教务处       财务处       创新创业学院       学生就业       保卫处       校医院

 版权所有  青岛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武装部)、创新创业学院

 市北校区地址:青岛市抚顺路11号   邮编:26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