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防教育 >> 前线追踪 >> 中国国防 >> 正文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把准跨军地治理的内涵要义
引 言
习主席强调指出,加强跨军地治理是全面加强军事治理的应有之义,是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内在要求。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跨军地治理的特点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为我们全面推进跨军地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跨军地治理的重要思想,需要我们科学认识跨军地治理的基本含义,深刻把握跨军地治理的内在要求,切实抓好跨军地治理的任务落实。
科学认识跨军地治理的基本含义
跨军地治理是我们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在强国强军伟大实践中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其思想内涵和精髓要义,首要的是要弄清楚跨军地治理是什么、谁来治理和治理什么等基本问题。习主席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国防意识,加强统筹协调,尽好国防建设领域应尽的责任。军队要同地方搞好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军事需求对国防建设的牵引作用。”
跨军地治理是军地之间为实现共同目标,相互配合、协同一致,形成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一种治理状态。推进跨军地治理是指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打破军地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封闭管理的发展格局,不断消除军地之间各种不协调、不兼容因素,建立各司其职、紧密协作、规范有序的跨军地治理体系的过程。
跨军地治理目标取向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兼容发展,实现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最终是要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
跨军地治理是军队和地方的共同事业,党在跨军地治理中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紧密相关的各级政府、军队各级组织、社会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也是跨军地治理主体重要组成部分。
跨军地治理客体主要是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相关的关系,包括两大建设融合发展关系、资源配置关系,军队和地方之间的工作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和组织管理等。跨军地治理的关键是对制约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矛盾问题的治理,核心是与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相关的制度治理。
深刻把握跨军地治理的内在要求
跨军地治理是一项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的事业,必须准确把握其内在要求,才能科学有序推进。
强化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推进跨军地治理的根本前提,是凝聚各方力量的根本保障。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持跨军地治理正确方向,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经济和国防两种实力,实现经济效益、军事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凝聚意志、智慧和力量,为实现跨军地治理目标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强化大局意识。跨军地治理涉及军地多元主体,需要多方协作,要求军地各级更新思想观念,拓宽战略视野,增强大局意识。要牢固树立军地“一盘棋”思想,自觉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勇于跳出部门利益、局部利益,破除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传统观念。要自觉在大局下行动,按照职责分工,紧密配合、协同推进,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强化改革创新。推进跨军地治理,关键是要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研究解决制约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破解各领域难点、痛点和堵点。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和利益藩篱,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健全完善机制和政策制度为抓手,以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为突破口,搞好战略层面筹划,深化资源要素共享,强化政策制度衔接,加快构建各司其职、紧密协作、规范有序的跨军地治理工作格局。
强化法治保障。强化依法治理理念和行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跨军地治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构建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体系,确保跨军地治理组织领导、运行机制、权利义务、配套保障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升法规制度执行力,强化军地各级对法规制度的执行意识,推动军地各级尊崇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健全监督体系,建立完善多层次、全覆盖的制度监督体系,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
切实抓好跨军地治理的任务落实
推进跨军地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要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完善组织体系,健全政策制度,形成各司其职、紧密协作、规范有序的跨军地工作格局”。
战略规划统筹。战略规划统筹,是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核心手段,是提高军地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跨军地治理能力水平的重要前提。当前,军民分离、“两张皮”问题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健全跨军地战略规划统筹机制,统筹考虑安全和发展需要,科学论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需求,加强军地建设需求、资源投入、规划计划、重大项目的统筹衔接,按照需求牵引规划、规划主导资源配置要求,优化跨军地统筹发展格局。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战略、编制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军事需求;军队发展战略和建设规划要贯彻落实国家总体部署。军地战略规划搞好布局衔接和任务对接,从源头推动军地建设发展由条块分散设计向军地一体筹划转变,确保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一体设计、一体筹划。
政策制度衔接。推进跨军地治理,需要统筹推进各类政策制度衔接配套,构建系统完备、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要下大力气推动解决长期制约跨军地融合发展的突出矛盾问题,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环节,以政策制度改革为抓手,加强军地联合论证、联合设计,提高跨军地政策制度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激励性;着力搞好军地政策制度改革进程衔接,厘清理顺配套衔接关系,统筹好军地各方利益关系,提高关联性政策制度的耦合度;着力优化跨军地建设发展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政策支持体系,从政策导向上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等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有更多作为。
资源要素共享。资源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推动军地资源要素共享,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建设效益的基本要求,是跨军地治理的重要内容。要着力打破体系壁垒、利益高墙,破除一切不利于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创新完善组织管理、工作运行和政策制度体系,加速技术、人才、服务、资本、设施、信息、管理等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和高效配置。要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市场主体,健全市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有效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溢出效应和拉动效应,推动军用技术、人才、设施等向国民经济领域开放、溢出和转化;同时,最大限度地把国家优质资源吸纳运用到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来,推动快速增长的经济科技实力转化为国防实力,提升军队创新力、竞争力和战斗力。
科技赋能增效。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特点,以科技赋能为抓手,探索现代化跨军地治理方式。加强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现代科学技术在跨军地治理中的应用,在重要领域、新兴领域实施数字化赋能治理工程,聚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切实提高跨军地治理的数字化、敏捷化、高效化水平。以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为支撑,深入探索“网络+”治理模式,把网络“变量”转化为治理“增量”,打造全网互通、全时在线、全域共享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构建集约化管理、网络化调控、分布式运用的跨军地治理网络生态。运用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打造即时感知、科学决策、快速响应、协同联动、主动服务、智能监管的智能化跨军地治理形态,促进跨军地治理效能大幅提升。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
文章作者:余江华 闻伟英 马宇清
编辑日期:2023-09-19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文章链接:http://www.81.cn/yw_208727/16252957.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