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或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指的是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较高的期望时,这种期望会以某种方式传递给后者,使其表现得更好,从而实现这些期望。
“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一名字来源于一个古希腊神话:有一位名叫皮格马利翁的雕塑家,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并对其倾注了全部的爱与期待。最终,爱神阿佛洛狄忒被他的真诚所感动,赋予了雕像生命。
这个效应的提出过程也和其名字的来源存在相似之处。在一场实验中,科学家从班级中随机挑选部分学生,告诉教师这些学生拥有过人的智力水平,极具发展潜能,但要对其保密。一段时间过后,实验者们发现这些被随机选中的学生成绩进步很大,且变得十分自信积极。总结来说,教师对学生形成的期望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向符合该期望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02.为什么“皮格马利翁效应”会存在?
1.期望的传递:当一个人(如教师、领导或父母)对另一个人有积极的期望时,他们可能会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气等)将这些期望传达给对方。这种传递可以是无意识的,但对接收者来说,这些信号可能被解读为信任和支持。
2.自我实现的预言:个体接收到这些积极的期望后,可能会增强自信心和动机,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实现这些期望。这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意味着个体的行为和表现会趋向于满足他人的期望。
3.反馈循环:当个体因为积极的期望而表现得更好时,他们可能会收到更多的正面反馈,这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动机,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反馈循环。
4.认知偏差:人们倾向于寻找信息以确认他们的预期和信念。因此,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积极的期望时,这个人可能会更倾向于注意到并记住那些支持这些期望的行为,而忽视或低估那些不符合期望的行为。
5.情绪感染: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积极的情绪时,这种情绪可能会传递给接收者,使他们感到更快乐、更自信,从而提高他们的表现。

03.如何在生活中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我们可以试试这样做:
1.对朋友:给予朋友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尤其是在他们面临挑战时,这可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提供及时的正面反馈,强化朋友的积极行为和成就,这有助于他们继续保持和提升;倾听朋友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知道你重视他们的意见,这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2.对自己:要对自己有积极的自我期望,相信自己可以实现目标、克服困难,这种自我期待会增强自信心,激发内在的动力,让自己更加努力地去追求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