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环工213班
一、班级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环工213班恪守“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秉承“百折不挠、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的理工精神,以思想建设为龙头,以学风建设为根本,以实践活动为途径,以创建先进班集体为目标,努力打造“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先进集体。班级坚持班团一体化发展,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形成以辅导员、班主任—班长、团支书—舍长—同学为主线的协同服务体系。班级由31名同学组成,男生17人,女生14人,其中入党积极分子8人,预备党员1人。在2022-2023学年度本班学生出勤率为100%;各门学科及格率达96.80%;总成绩优良者比例达80.70%;英语全国统考大学英语四级合格率达80.65%,人均志愿服务时长71小时。
环工213班班级成员合照
二、造梦一隅,抱朴守拙,行稳学业之路
环工213班坚持以专业为基点,以学习为准则,以多人合作为抓手的学风建设理念,旨在养成科学严谨、互帮互助的学习态度。班级同学刻苦踏实,勤奋进取,充分利用校园学习资源与设施,不断拓宽知识面;坚持做到“三不”——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勤做笔记,专心听讲,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班级积极开展晚自习、学习重要性班会及学习计划总结、学生帮扶计划等,旨在提升大家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大家的学业成绩,真正做到勤学苦读,求真知;深思明辨,建学功。
环工213班开展学霸笔记分享
班级开展自主晚自习及学习重要性班会
本班在大二学年,开展3+2+1学习帮扶互助计划,即三人成行,两人互助组,一次学习交流会。其中本班实行的积极分子帮扶计划,班级内1名党员,8名入党积极分子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每人帮扶1名学习有困难同学,实现了积极分子和帮扶对象的双进步。上一学期,班级有3名同学进入了专业前十,不及格率迅速下降20%。
三、志存高远,筑梦星辰,扬起理想之帆。
在院、系领导、老师的指导下,班级党团工作围绕“一个核心、两个抓手、三型支部”工作思路,以“青年思想价值引领”为核心,以“共青团工作思维”和“三会两制一课”为抓手,紧抓重要时点,通过开展三会一课,引导同学关注时政、提高觉悟。环工213班团支部各成员各司其职,在基础团务工作中认真落实制度,保障管理制度健全公开透明,并通过团员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引导同学自我完善、自我改进。在学习之余,环工213班坚持以团支部为核心,着力打造“学习型、先进型、服务型”团支部,积极开展班级团日活动,开展线上思想政治学习,累计开展活动10余次,活动参与率均100%,包括喜迎二十大、赓续红色精神,践行绿色使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红歌传唱、反方诈骗、禁毒等活动。
环工213班级主题团日活动
同时围绕双碳战略,开展“创新奋进未来,助力双碳建设”主题团日活动,学习双碳战略知识,助推绿色低碳发展。此外,及时传达党团相关精神,动员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环工213班级开展团日活动
班内同学积极参加各项赛事
四、革故鼎新,继往开来,打好创新攻坚之仗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写进报告中,多次强调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学院一心、两端、三阶、五步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指导下,班级有7名同学加入了专业老师的课题组,跟随13位项目导师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目前,班内同学累计参与发表学术论文1篇、发明专利2项;班级同学21人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中10名班委发挥引领作用,全部作为项目负责人;班内同学主持科研训练项目共4项,本学年在多项赛事中进入校赛推荐名单。此外,班级同学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活动,立足于学科特色,积极在创新实践中巩固专业知识,已在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中获得多项奖项,累计国家级获奖3项,省级获奖14项,校级获奖20余项。除此之外,多名同学取得了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证书。
环工213班班级同学所获证书
五、潜心笃行,砥砺实干,践行时代青年担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营造优良学习氛围的同时,班级31名同学还致力于在实践活动中挥洒汗水,实现“素拓、服务、社区、文体”四维驱动能力提升,用实际行动展现青年学生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火热实践的青春风采。同学们以服务同学为出发点,以素质拓展为落脚点,以社区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参加学校及地方组织的青鸟计划活动、疫情防控志愿者、三下乡活动等,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共同打造精诚团结、勇于开拓的班级精神文化。目前,班级同学累计服务时长超300小时,社会实践参与率100%,其中14名同学被评为优秀志愿者。班内韩松宸同学获评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优秀志愿者。
班级同学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及社会实践
六、总结
苦难成就辉煌,困难磨砺青春。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充分肯定了同学们走进乡土中国深处“自找苦吃”的精神,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在理工大学七十周年华诞之际,作为理工学子,我们将牢记使命和担当,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争做新时代“自找苦吃”的大学生。
(版面编辑:丁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