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哲源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亲爱的同学们:
春山可望,草木蔓发。三月的风拂过校园的柳梢,图书馆前的玉兰悄悄结出花苞,教学楼的玻璃窗映出你们匆匆走过的身影——这将是你们与大学母校共度的第一个春天。站在大一下学期初的节点回望,你们是否还记得半年前那个提着行李站在校门口的自己?那时的忐忑、憧憬与迷茫,如今是否已化作成长的底气?
作为经历过这一大学生涯关键节点过来人,我深知这个阶段的特殊性:你们刚尝过大学自由的甜,也曾经品过高中被约束的苦;你们已褪去"新生"的标签,却还未完全找到前行的节奏;你们或许在专业学习里跌过跤,在社团活动中迷过路,在人际关系中碰过壁……这会让更加成熟的你们对即将到来的春天愈加期待,但请记住,春天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用双手一点一滴编织而成的。此刻,我想和你们聊聊如何在这场青春的播种季里,埋下属于你们的希望。
破土——认清定位,重塑自我认知
大一下学期是大学阶段的"分水岭"。不同于上学期的懵懂探索,大家需要更清醒地问自己几个问题,并能够给出清晰的答案:"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该怎么做?"首先,咱们需要完成以下三项任务:
明确学业定位:思考是否还在用"及格万岁"敷衍专业学习?根据个人目标及学业规划,建议大家整理上学期的成绩单,标出优势学科与薄弱环节,主动请教任课教师或者班级优秀学习标兵,制定提升计划。
做好能力评估:细数加入社团、组织,思考哪些是真正兴趣所在,哪些只是一时念头闪过跟风加入,作出取舍。真正的成长不在于数量,而在于专注力的深度。
保持身心健康:如果仍有孤独感或焦虑,对大学生涯感到迷茫,不妨与辅导员约一次坦诚的谈心谈话,或走进心理咨询室......遇到问题切忌觉得不严重一直靠着,承认脆弱比假装坚强更需要勇气;不要过度内卷,要适当放空自己。
扎根:养成良好的个人日常行为习惯
春天的生命力源于深扎土壤的根系。大学四年的成长,能绽放出多美丽的花、结出多丰硕的果实,取决于此刻养成的习惯:
时间管理:做好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规划,尝试用"四象限法则"区分任务的轻重缓急,避免被ddl推着走。
深度阅读:每个月至少精读一本书,可以是哲学、历史、社会学等方面的。培根有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这些看似与专业基础无关的知识会塑造你的思维格局。
身体投资:操场晨跑夜跑、体育馆打羽毛球、宿舍瑜伽或平板支撑......强健的体魄是应对未来压力的最佳筹码。
抽枝:在试错中找到生长方向
不要害怕这个阶段的迷茫,它是青春最珍贵的特权。
专业探索:如果对当前专业犹豫,这学期是试错的黄金期。咨询转专业渠道到自己感兴趣的理想的专业,选修第二专业课程,与学业导师交流明晰未来想要选择的本专业的方向,初步确定就业目标。
社会实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服务、企业实习......在实践中探索最适于自己大展拳脚的专业方向,摸索最适合自己发挥的就业方向,理论联系实际,展现个人风采,用脚步丈量书本外的世界。
创新尝试:联系学院专业课教师、学业导师,探索本科生进项目团队的机会,大胆申请,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法,甚至于构思自己的团队。创新创业的大门随时为你们敞开。
绽放:让每一个当下都通向未来
最后,分享三点春日心语:
关于孤独:独处是自我对话的最佳时机。湖畔晨读、实验室深夜灯火、一个人看过的星空......这些片段会在未来某天突然闪光。
关于失败:挂科、落选、表白被拒,不过是春天的一场微雨。李彦宏大学曾因对计算机课程兴趣不足而成绩平平,甚至挂科。如今他笑着说:"那是我学会韧性的起点。"
关于爱:珍惜宿舍卧谈会的笑声,记住班委催交材料时的"唠叨",甚至收藏一份食堂阿姨多给你的半勺菜——这些微小的温暖会成为你们多年后最怀念的"大学味道"。
同学们,校园的樱花就要开了。当你们走过弘毅桥,不妨驻足看看水中的倒影:那个身影或许还不够高大,但已比半年前更加挺拔。请相信,没有一株草木会错过春天,只要你们愿意伸出手——去阅读、去提问、去创造、去爱——就一定能编织出独属于你们的绚烂季节。
我在春天等你们的好消息。
(版面编辑:李泓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