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荫蝉鸣,花开盛夏。此时的青岛,高温席卷,暴雨频至。然学生工作没有因为高温、炎热按下“暂停键”,毕业生就业、访企拓岗、社会实践、教育培训、迎新服务……各项工作紧锣密鼓、稳步推进,百余名精勤不辍的学工干部暑假期间依然线上线下默默忙碌,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他们热情不减、劲头不松,为校园疫情防控、服务保障、秋季学期顺利开学等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细致周到提供各项服务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学工干部们时刻绷紧防疫之弦,通过青理一码通、微信、QQ、电话等方式,通过督促学生健康打卡、摸排学生状况、落实每周核酸检测情况、走访在校生宿舍、发送温馨提示、转发官方通知等措施,动态掌握学生假期健康状况和出行安全,对学生健康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学工干部们假期不放松,当好疫情防控守门员、防疫知识宣传员,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卡”,用爱和责任为学子暖心护航。
关心、关注、关爱在校学生。实施学工干部24小时值班制,保证学生有问题、有困难时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辅导员。值班期间,学工干部深入宿舍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并整改,督促进行宿舍设备故障维修。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定制考研加油专属饮料,印制不同祝福语,为留校考研学生送上专属祝福与清凉。管理工程学院举行“酷暑送清凉、关怀沁人心”暑期留校学生慰问活动,召开座谈会,精心准备“考研福袋”,为同学们加油打气。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开展暑期家访,学工干部们线上线下结合深入家庭详细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和成长经历,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及时了解假期学生及家庭变故情况,并及时进行临时补助。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线上征兵政策宣讲直播等方式持续开展征兵宣传,并有序组织征兵入伍学生进行体检、政治考核。时刻关注重点学生所在的社交平台,了解学生情绪变化、心理状况等,做到及时研判、及时干预。针对学生需求,持续做好心理咨询。



坚持不懈做好就业工作
访企拓岗不停歇。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帮助毕业生获得一份好工作是学工干部心头的“头等大事”。校、院领导及学工干部们通过线上线下持续走访用人单位,聚焦毕业生人才培养与引进,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洽谈供需对接,探讨就业育人合作模式,多措并举开展访企拓岗。假期期间走访用人单位32家,建立就业创业实践基地8个,拓展就业岗位400余个。
就业服务“不打烊”。持续做好离校未就业学生的指导与帮扶,假期开展线上招聘会3场,通过智慧就业平台、青理就业微信公众号、“青鸟计划”、毕业生QQ群等渠道发布实习、招聘信息3000余条,为未就业学生不断线提供就业支持和服务。扎实做好困难群体未就业毕业生帮扶工作,完善帮扶台账,落实“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为困难群体未就业学生针对性推荐岗位,实现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全部就业。15名专职团干部暑期“一对一”结对帮扶54名毕业生成功就业,并持续做好跟踪服务。


全心全意开展教育教学
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秉持“知行合一·实践育人”工作理念,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打造实践育人第二课堂新阵地。今年暑期,全校线上线下结合组建各级社会实践团队1796支,参与学生达到16253人,覆盖本硕博各层次学生,活动范围遍及21个省142个地市。炎炎烈日没有阻断师生实践成长之路,多变天气没有熄灭老师的浓浓育人之心。广大学工干部们作为团队指导老师,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带领广大理工学子在躬身社会实践中奉献青春、收获成长,在实践中体悟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积极备战各类科技创新赛事。暑期正是众多高水平赛事进入白热化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重要赛事取得成绩突破,大批学工干部与学生们一同顶高温、冒酷暑,以热火朝天的干劲在实验室、办公室一遍遍开会商讨、谋划方案。线上线下集训、一对一作品打磨、产品制作、运营推广、路演模拟……学工干部与科研指导教师们不遗余力地指导着学生们奔跑在各类科技创新赛事的跑道上,用最大努力让理工学子在一次次竞赛挑战中焕发耀眼光芒!


全面有效开展各项培训
组织开展辅导员暑期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学生工作处于7月18日至20日组织举办了2022年辅导员暑期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班共开展了四场干货满满的辅导报告、两场气氛热烈的研讨交流和一场“专精特新”的交流分享。通过培训培养了辅导员专业素质、岗位认同、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学校辅导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帮助辅导员探索工作的新方法,了解学生工作的难点和热点。
组织开展暑期共青团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专题系列培训。校团委于7月21日组织开展了暑期共青团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专题系列培训,包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论党的青年工作》、重温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史等专题学习,以及青岛港参观考察等实践学习。系列培训将理论学习、政治训练和实践拓展结合起来,丰富团干部教育培训载体和模式,为持续做好青年思想引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圆满完成新入职辅导员岗前培训。本年学校引进10名专职辅导员,为让新入职辅导员尽快适应角色转变,明确职责定位,强化职业能力,坚定职业理想,8月15日—19日学生工作处精心组织了为期五天的岗前培训,内容涵盖了专题报告、分享沙龙、理论宣讲、情景模拟、素质拓展等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使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新入职辅导员今后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主题培训。学工干部利用假期自我加压,抓紧“充电”,提高育人技能和水平,增强育人效果。全体辅导员参加2022年全省高校辅导员全员网络培训班,强化辅导员岗位职责与岗位认知,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方法。分别邀请专家对64名承担《军事理论课》授课教师、60名承担《创新创业基础》授课教师和33名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授课教师进行培训,开展集体备课。2名资助工作人员参加全省高校学生资助业务培训,切实提高资助工作针对性。




稳扎稳打准备开学工作
完善并开通迎新系统。假期学生工作处开展多次研讨会,研究讨论完善系统,更好实现小而精、轻而快的网上流程服务功能,实现新生入校流程的精细化、数据化和高效化,助力服务新生入学报到。系统已于8月22日面向新生开通。
做好各类方案和人员配备。学生工作处及各学院根据实际,制定校院新生教育方案、军训方案等,提前设计谋划新生迎新、军训、教育等工作。选拔配备辅导员、班主任,并做好培训。积极筹备新生军训工作,撰写军训指南、选拔学生军训教官并进行集训等,扎实做好军训各项准备工作。
提前做好各类服务工作。团委、学生会建立2022级新生服务咨询QQ群,全天候不间断为新生提供信息辨伪和校园学习生活咨询等服务。学生工作处微信公众号推送新生关心话题6篇,回应新生关切。分配新生宿舍,协调完成对新生宿舍的粉刷、家具检修等工作。开通资助热线,为广大新生及家长答疑解惑、排忧解难。提前为新生准备爱心大礼包,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报到后不出校园即可满足基本学习生活需求。提前谋划制定新生中秋晚会工作方案、组建专项工作小组、筹备晚会节目,全力以赴做足准备。
(版面编辑:杨岩松;撰稿:王振、丁于娟;审核:焦红良、苏伟)


